不少家長要等孩子完成作業後簽名,直呼“很累”。/晨報記者 陳徵
  □晨報記者 楊育才 崔翼琴 朱曉芳
  “請和孩子完成一張A4紙大小的電子小報,以環保為主題,彩色打印,下周二交。”前天下午,正在上班的黃女士收到這樣一條短信,她的女兒在楊浦區一所公辦小學讀二年級,類似這樣的家庭作業,她幾乎每個月都會收到一條。電子小報、PPT、簽名、訂正,如今,中小學生的很多作業也成了家長的作業,很多家長苦不堪言。
  近日,北京市明確喊停“家長作業”,自本月30日起,學校不得給學生家長佈置作業或讓學生家長代為評改作業。這條新聞在滬上家長圈引發熱議,昨天下午,晨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滬上部分中小學老師、校長以及部分學生家長,對於“家長作業”,他們各有說法。
  [記者調查]

  大部分家長被家默“套牢”
  晨報記者昨天隨機採訪了滬上12所學校,其中9所公辦、3所民辦,還有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8名,小學高年級學生家長2名,初中生家長2名。採訪顯示,100%的家長都幫孩子做過家默、誦讀等作業,被要求在孩子作業本上“簽名”、“打勾”的家長也占調查數的100%。家長給孩子做家默的時間,短的三五分鐘,長的在半小時至一小時。從頻率上來看,少的一周2-3次,大部分的家長天天被家默“套牢”。
  出現頻次較多的“家長作業”還有陪背誦、陪做練習捲、聽讀,涉及語文和英語學科,其次是數學聽算。有4名家長幫孩子做過各類小報,有2名家長提到PPT作業,另有一些作業如折飛機、製作家庭消防安全逃生圖等。
  家長變成孩子“陪學”
  談到“被作業”,有些家長直指“減負不徹底”,作業不減反增。虹口區某公辦小學一年級生家長倪女士天天回家要做家默,寫話、試卷訂正等都要求家長進行批改。更誇張的是,家長做作業也形成了攀比,“清明小長假時,老師要求家默兩張,結果有家長默了五張被表揚了,到‘五一’假期有家長竟然默了11張!”
  晉元附屬學校一年級生家長李女士也很焦慮:“每周英語課文誦讀,老師要求錄成音頻並上傳到班級網盤,每周老師會挑出好的音頻,單獨放在一個文件夾里讓家長學習,這哪裡是輔導,簡直就是‘陪學’。”
  不僅小學如此,初中生的家長也少不了“家長作業”,家長陪孩子做作業到深夜,已經司空見慣。
  [各方說法]

  家長:孩子作業應由老師關註
  對於老師佈置的“家長作業”,也有部分家長明確表示拒絕。
  某周刊雜誌的負責人大虎(化名)表示,他的孩子上小學沒幾年,功課卻很多,有時到深夜了還沒完成,“只要到了晚上10點,我就讓孩子睡覺。當然,我第二天會和老師溝通好,孩子睡眠要保證,做不完的我就讓他別做了。”
  “我從不檢查孩子的作業。有一次開家長會,老師拿著孩子錯誤比較多的一本本子,批評我檢查不認真,看到這麼多錯誤也不指出。我回答說,我只簽字,不檢查,因為我看不懂。”大虎解釋說:“孩子的作業正確率、知識的理解程度,這個應該是老師關註的內容,不應該由家長負責。以後孩子的學習內容會越來越深,如果所有的內容都要家長把關,那家長豈不是要重新上一次學了?”
  和大虎的抗拒性心理不同,浦東一名家長卻將“不做家長作業”視為孩子成功的秘密,她的孩子順利考進了浦東某著名民辦初中。她說:“雖然老師要求家長檢查作業,但是我只簽字不檢查對錯。一旦我檢查出孩子作業錯的地方,他修正了,印象就不深了。如果是老師檢查出來,批個大紅叉,那他就記憶深刻,然後他再用錯題本,把錯題都訂正進去。”
  老師:提倡孩子獨立自主完成
  “我們並沒有專門給家長佈置作業,所有作業都是希望學生盡可能獨立完成,如果有難度,家長可以陪著學生一起做,讓學生在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”靜安區一所小學三年級年級組長陳老師說,比如家默,有些可以讓學生通過聽磁帶獨立完成,如果沒有磁帶,就需要家長為學生念出來。至於電子小報,其實是希望以學生為主、家長為輔來共同完成。在這個過程中,家長要學會慢慢地放手,逐漸地讓學生過渡到完全獨立完成的階段。再比如簽字本,上面寫著每天有哪些作業,家長應該在所有作業都完成之後簽字,這樣對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。通過這種形式,讓低年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到高年級以及進入中學後,家長就可以逐步脫離他們的學習,只需偶爾檢查一下。
  楊浦區六一小學二年級的一位語文老師也說,讓家長簽名就是要增強家校互動,“一些家長不是簡單地簽字,還會在簽字處寫上建議,比如‘希望增加課外閱讀’、‘多佈置詩詞背誦’等等,便於老師針對不同的孩子在教學上有所區別。”
  浦東南路小學語文教師顧匯文表示,“不管作業還是小報,我們提倡孩子自主完成,並不希望家長過多介入,這樣可以反映學生的掌握程度。當有了問題,老師也可以知道學生的真實情況。在自主能力和學習能力方面都有幫助。親子之間的互動是潤物細無聲的,希望互動但不提倡包辦。”
  上海民辦滬東外國語小學謝俊老師表示,低年級學生如果養成了好習慣,默寫完全可以自己做。一些手工類作業,也可以增強家長和孩子的溝通。教育是學校、家長、孩子三方面的事情,單獨強調某一方都是不科學的。
  校長:超過學生能力的作業最終落在家長肩上
  特級教師、虹口麗英小學校長孫幼麗認為,一些學校和老師之所以佈置“家長作業”,不是為了讓家長來承擔孩子學習的責任,而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,讓家長真正關註孩子的學習,也是加強家校溝通的一種方式,“簽名只是形式,溝通才是目的。”
  儘管理解部分“家長作業”的做法,但孫幼麗同時表示,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,不應超越學生能力。“我最反對學校佈置一些明顯超出學生能力的作業,這些作業最終會落到家長肩上,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鍛煉,還增加家長負擔。”有些學校在元宵節的時候,佈置作業讓孩子回家做兔子燈,孩子哪會呢?家長要不去買一個,要不自己辛辛苦苦地做。如果是一些簡單的手工,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動手,這是可以的。還有,到小學三四五年級後,學生可以在家長的輔導下做一些PPT或者電子小報,中高年級的學生有能力、有想法,可以自己搜集一些資料做一些東西了。所有佈置給學生的作業,學生自己要能夠作為主角參與,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。
  [新聞鏈接]

  北京市教委喊停“家長作業”
  北京市教委、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近日頒佈《關於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行為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再次對中小學生課時、家庭作業、考試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,給出了具體標準。該《意見》將於今年5月30日起實施。
  《意見》明確指出,要控製作業總量,保證學生休息和睡眠時間。小學低年級不留家庭作業,小學中高年級以及初中家庭作業要堅持“少留、精選、分層”原則。寄宿制學校要按照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、初中學生不少於9小時的要求安排作息。
  針對不少學校給家長佈置任務的情況,《意見》也發出禁令:各校不得給學生家長佈置作業或讓學生家長代為評改作業。
  [家長吐槽]

  奇葩的“家長作業”
  ●要求孩子和紅旗合影,家長要先去買紅旗,然後幫孩子拍照,拍好照還要塑封。
  ●要求父母和孩子用廢舊物製作一座大橋。剪硬紙板、做斜拉鎖,孩子力氣不夠,思路也不清楚,當然又是家長幫忙。
  ●“親愛的家長,你的寶貝加入××幼兒園已經100天了。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,請你和寶貝用100種一樣的東西裝飾在老師發給你們的卡片上……”為了方便理解,老師特別備註100種東西是一種物體100個,例如100顆糖、100顆巧克力、100顆豆、100顆紐扣、100只千紙鶴等。家長光數數就已經昏倒了。
(原標題:簽名訂正默寫,家長多被作業“套牢”)
(編輯:SN01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v98zvzqy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